:::

活動花絮 管理員 - 本會消息 | 2016-11-17 | 人氣:1396

醫療場所暴力事件的防治

第四屆臺中醫法論壇第三場

    第四屆臺中醫法論壇於2016年10月23日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福懋大樓國際培訓中心舉行。本會有幸參與協辦此次論壇。由於醫病關係的緊張與不信任,於是醫療糾紛與訴訟就成了醫療從業人員揮之不去的夢靨。為促使醫界、法界能夠在善意的對話平台上做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即使在病人自主權力高漲的環境下,也應能建立系統性的醫療爭議調解模式,並避免醫療場所暴力事件的發生。

    此次論壇的第三場報告人為台大醫院劉越萍醫師,講題是「醫療場所暴力事件的防治」。醫療場所的目的是讓病患得到適當的醫治已回復健康或減少健康的危害。因此在醫療過程中,「病人安全」則為最高指導方針。病人安全的目的「在使病人免於因為醫療照護過程中的意外而導致不必要的傷害」。提升病人安全的做法則著重於降低系統中不安全的設計、操作及行為,這需要更多病人安全相關的研究作為基礎。近年來,國內外對於病人安全議題已逐漸受到醫療及健康照護的重視,但是在醫療場所中,面對生命的不可逆,讓醫護人員,必須戰戰兢兢地處理大小事務。而高壓的環境下,無論是病患或其家屬,容易因壓力的產生,讓人亂了心緒,失去理智,以不當的行為來釋放當下難以承受的壓力,第一線的護理人員,往往首當其衝。因此在保護病人的同時,醫護人員應該也要保護自己。所以降低或避免職場暴力的發生,就能給所有醫療工作同仁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在媒體與網路世界蓬勃發展之下, 訊息傳遞十分迅速,而暴力行為的相關報導時有所聞。所謂的職場暴力,在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下泛指工作人員在其工作場所受到辱罵、威脅或襲擊,包含身體或精神層面,並對其安全、幸福或健康造成傷害。職場暴力不僅損害人格尊嚴,也是職場上不公平對待、歧視、偏見及衝突的最主要來源,已晉升為人權核心議題之一。職場暴力對組織的效率及成敗形成重大、甚至致命的威脅。因為暴力會造成人際關係、工作組織及整體工作環境上立即且長期性的影響。職場暴力一般分為四類:類型一是加害者具有犯罪意圖;類型二是顧客或客戶在接受服務時對員工施暴;類型三是員工之間因工作關係產生的暴力行為;類型四是員工因私人關係遭受到暴力傷害。能夠辨識在特定行業或工作場所中發生頻率較高者應為類型一或類型二,但這二種類型的暴力行為也較難防範。

    職場暴力的形式大致分為心理與肢體二種。肢體暴力是指對另一人或團體使用肢體力量,造成其身體、性或心理傷害,包括毆打、踢、打耳光、刺、槍擊、推、咬、捏等等。心理暴力(情緒侮辱):指對他人或團體故意使用權力,包括肢體力量的威脅,其結果會導致身體、心理、心靈、精神或社會發展方面的傷害,包括口頭侮辱、霸凌、滋擾、騷擾和威脅。研究調查常用的分類為肢體暴力、言語暴力、心理暴力、性騷擾。從世界衛生組織(WHO)1996年大會決議文中可以發現,它特別強調暴力對醫療保健服務業造成重大衝擊。該組織在2002年出版的第一份有關「暴力與健康」報告中指出,設立來照顧人的醫療與社會機構是職場暴力發生嚴重的場所之一,因此,從事健康照顧之勞工與社會工作人員是該份報告特別關注的對象,希望各國制定與執行預防暴力計畫。由此可見,醫療保健業與社會服務業暴露於職場暴力的高風險應是世界各國共同的情況。我國根據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的「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2013」(林洺秀、鄭智宇,2013)顯示,按行業區分:「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受雇者遭遇「肢體暴力」者占4.69%,僅次於「電力及燃氣供應業」(5.07%);遭遇「言語暴力」者占15.72%,僅次於「公共行政:強制性社會安全業」(15.92%);遭遇「心理暴力」者占7.75%,僅次於「公共行政:強制性社會安全業」(8.03%)、「用水供應與污染整治業」(7.93%)。由以上統計可知「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員工遇暴盛行率高,屬於高風險行業。

    在臨床工作中,身體上的暴力很容易被發現,也最容易讓第一線護理人員感到挫折,尤其在急診及精神科單位。然而精神層面的暴力往往容易被外人忽略,卻可能對當事人造成較長時間的影響。職場暴力的主要來源為病人(61.4%)、病人家屬(60.8%)以及醫事同仁(48%)。為抑止職場暴力,勞動部已擬出職場暴力預防措施工作指引,並納入事業單位整體勞工安全衛生管理計畫中,以做為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的預防指引。此外,勞動基準法第12條、第14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9條;刑法;醫療法:第24條及第106條等皆明訂防治與處罰條例,以作為防治與救濟的最後一道防線。

    護理人員本為民眾健康的守護者,但卻也成為職場暴力的受害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醫病關係間,若能再多一點將心比心,即便在病痛的高壓下,也一定能降低彼此緊張的關係,讓醫護人員能在無懼的職場中,好好的施展其專業,為民眾的健康努力,這才是我們民眾真正的福祉。

:::
法學文章
展開 | 闔起